R語言基本的數據類型有數值型, 邏輯型(TRUE, FALSE),文本(字符串)。 支持缺失值,有專門的復數類型。
常量是指直接寫在程序中的值。
數值型常量包括整型、單精度、雙精度等,一般不需要區分。寫法如123, 123.45, -123.45, -0.012, 1.23E2, -1.2E-2等。 為了表示123是整型,可以寫成123L。
字符型常量用兩個雙撇號或兩個單撇號包圍,如"Li Ming"或'Li Ming'。 字符型支持中文,如"李明"或'李明'。 國內的中文編碼主要有GBK編碼和UTF-8編碼, 有時會遇到編碼錯誤造成亂碼的問題,MS Windows下R程序一般用GBK編碼,但是RStudio軟件采用UTF-8編碼。 在R軟件內字符串一般用UTF-8編碼保存。
邏輯型常量只有TRUE和FALSE。
缺失值用NA表示。統計計算中經常會遇到缺失值,表示記錄丟失、因為錯誤而不能用、節假日沒有數據等。 除了數值型,邏輯型和字符型也可以有缺失值, 而且字符型的空白值不會自動辨識為缺失值,需要自己規定。 R支持特殊的Inf值,這是實數型值,表示正無窮大,不算缺失值。
復數常量寫法如2.2 + 3.5i, 1i等。
知識點擴展:
常量
R中的常量基本分為四種類型:邏輯型、數值型、字符型和因子型。下面是生成因子的命令:
1
2
3
|
x<-c( "beijing" , "shanghai" , "beijing" , "beijing" , "shanghai" ) y<-factor(x) y |
也可以寫為:
1
2
3
|
y<-factor(c(1,0,1,1,0)) #這里levels為因子水平,表示有哪些因子.c()為連接函數,把單個標量連成向量. y y==0 #有了變量名,首先可以將y與0進行比較 |
到此這篇關于R語言常量知識點總結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R語言常量內容請搜索服務器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s://www.math.pku.edu.cn/teachers/lidf/docs/Rbook/html/_Rbook/prog-type-intro.html#p-t-co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