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宣布 UBML(Unified-Business-Modeling-Language)項目代碼正式對外開放。目前開放的代碼有建模標準(UBML-Standard)及 UBML-Models,包括面向后端開發的核心模型BE(Business-Entity)、VO(View-Model)和服務模型中的 EAPI(External-API)。其團隊表示,后續項目在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孵化過程中,將繼續開放出更多組件以豐富生態的發展。
UBML 是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首批入駐孵化項目之一,是一種基于領域特定語言的、用于快速構件應用軟件的低代碼開發建模語言,是浪潮 iGIX 企業數字化能力平臺的核心低代碼建模體系。
UBML 作為低代碼開發平臺的開發語言,是低代碼開發平臺的核心基礎,包含開發語言無關性的建模標準(UBML-Standard),內置了基于 UBML 標準的全棧業務模型(UBML-Models),并提供了可與模型進行全生命周期交互的開發服務與套件(UBML-SDK)及支撐模型運行的運行時框架(UBML-Runtime)。官方表示,未來 UBML 將引入更多低代碼開發工具(UBML-Designer)等,形成完整的低代碼開發平臺。
UBML 解決了什么問題?
隨著數字化轉型成為主流,軟件作為數字化轉型的業務載體,其需求量發生了井噴式增長。Gartner 預計,2021 年市場對于應用開發的需求將五倍于 IT 公司的產能。為填補這一產量缺口,低代碼/零代碼技術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必然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引入這一技術。
低代碼開發是一種軟件快速開發方式,可以讓開發人員通過少量代碼甚至零代碼完成業務應用的開發。UBML 作為低代碼開發平臺的核心基礎,致力于解決傳統代碼開發模式下成本高、門檻高,開發速度、靈活性、敏捷性差的問題。可以提高生產力,實現降本增效,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動能。
UBML 是如何解決上述問題的?
提供基于模型驅動的低代碼開發方式,顯著提升軟件開發效率。
通過可視化建模開發,降低軟件開發門檻,打破技術與業務的隔閡,簡單需求可由業務人員直接響應,快速上線,促進軟件開發平民化。
通過代碼自動生成和基于模型的執行引擎,最大程度減少人工編碼的不規范性與出錯率,保障軟件開發標準化。
通過開放式全棧模型體系與可融合的應用生態,豐富工業應用的軟件生態,助力企業完成數字化創新轉型。
UBML 的主要技術特性
UBML 的標準與內置模型解耦,標準具有開發語言無關性,可與各種領域標準(例如 OpenAPI、BPMN)進行集成與適配,模型的種類可基于 UBML 核心機制,按照行業類型或應用類型進行擴展定制,具有良好的開放性與擴展性。
目前,業內的低代碼平臺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基于引擎的解析型模式;一種是基于源代碼生成的生成型模式。UBML 提供了同時支持上述兩種模式的混合(Hybrid)模式。
無論是解析型模式,還是生成型模式,兩者均基于經典的模型驅動架構(MDA),以模型為核心,因此模型的豐富度與深度代表著低代碼平臺的核心能力。UBML 提供了幾十種涵蓋了從前端到后端的全棧業務模型體系,將為低代碼平臺的建模與開發能力提供全面支撐。
UBML 基于“模型即源碼”的理念,將模型視作源代碼進行工程化管理,可以與主流研發過程管理工具進行集成,支持 DevOps。
此外,UBML 還提供統一的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UBML 的愿景
UBML 定位于工業互聯網平臺中的 APaaS 層,致力于打造低代碼開發建模的事實標準、建成IT側面向工業應用開發的標準技術組件、構筑豐富的工業互聯網應用生態。
UBML 開源是浪潮 iGIX 開源戰略的第一步,目前 UBML 提供的運行時組件(UBML-Runtime)主要面向工業應用中的經營管理類軟件,后續,UBML 將在開源社區中開展多方合作共建,積極擴展多種工業應用類型,并擬向 OT 側延伸,發展 IoT、智能化開發、數據驅動型應用等多個方向,借助社區力量,探索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完整解決方案。
UBML 的開源路標
2021 年 1 月 20 日,UBML 開源建模標準(UBML-Standard)以及 UBML-Models,面向后端開發的核心模型 BE(Business-Entity)、VO(View-Model)和服務模型中的 EAPI(External-API)。
2021 年 3 月,UBML 將開放完整的 SDK、Runtime 及 CLI 工具。
截至 2021 年 12 月,計劃完成 UBML-Designer 的開源,形成社區版低代碼平臺(Open iGIX)。
更具體的信息查看項目主頁:https://gitee.com/ubml
本文地址:https://www.oschina.net/news/127419/ubml-open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