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召開,會上,騰訊研究院聯合騰訊云發布《數字中國指數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互聯網+政務服務”這一讓“群眾跑腿”變為“數據跑路”的服務管理新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采用。報告顯示:數字政務正在由沿海向西部、北部地區縱深發展,呈現出“入口上移、服務下沉”的發展態勢,對營商環境、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持續顯現;云計算在政府間的普及程度進一步加深,政務用云量大幅增長。
作為數字中國指數的四大板塊之一,“數字政務指數”由微信城市服務和政務類微信公眾號數據計算得出,得以衡量全國351個城市政務移動化發展水平以及線上政務服務活躍度。2018年中國數字政務整體水平穩步提升,數字政務服務的廣度、深度和活躍度都有明顯增長。數字政務指數比2017年增長32%,數字政務服務向“多服務匯聚、全流程在線”方向不斷深化。
數字政務由沿海向西部、北部地區縱深發展 服務入口呈現向省級上移態勢
2018年省級數字政務指數排名,廣東仍保持榜首位置,北京、山東和浙江排名其次。廣東的“粵省事”的政務服務集成小程序于2018年5月上線,涵蓋了社保、戶政證件、交通出行、不動產登記查詢、法律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數百項服務,目前已獲得千萬級的實名注冊用戶數,大約每12個廣東人就有一個在使用“粵省事”。
從省級數字政務指數排名提升程度看,2018年提升幅度最大的三個省份是內蒙古、山西和黑龍江,表明數字政務正向西部、北部地區縱深發展,后進省份正在加大數字政務建設力度。
從城市層面看,廣州趕超深圳躍居第一,鄭州、濟南、西安等中部省會城市也表現亮眼,其中河北邯鄲指數增幅高達158.3%,全國第一;內蒙古的數個城市集體大幅提升;粵港澳城市群普遍增幅較高,在四大城市群中居首位。
此外,隨著政務集約化建設持續深入,政府對外提供政務服務的入口呈現由市級向省級上移的態勢,建設類“粵省事”的省級服務平臺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2018年,安徽省、貴州省、福建省先后上線了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皖事通”、“貴人服務”和“閩政通”,為全省居民提供“一次登錄、全網通辦”的服務。
數字政務與營商環境、地方經濟強相關,“服務下沉”帶動政務用云量大幅增長
數字政務指數代表了各地政務的數字化水平,政務的數字化程度越高、使用越活躍,往往表明政務服務越豐富和便利。通過對35個城市數據的分析,報告發現數字政務指數與營商環境和地方經濟均呈現強相關關系。
經測算,數字政務指數與GDP呈現較強相關性,所以數字政務水平高的地區,GDP也通常會比較高。其原因一是發展數字政務會帶動營商環境的改善,而改善營商環境有利于促進GDP增長;二是因為GDP高的地區更有資金投入數字政務的建設,推動數字政務指數提升。所以,后線城市GDP較低,傳統產業活力往往較差,首先可以通過數字政務等方式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更有可能吸引到外部資源的投入,最終帶動地方經濟走出創新的發展路徑。
報告指出,數字政務整體水平持續提升,用戶使用數字化政務服務習慣已經形成。隨著數字政務發展不斷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戰略進入服務價值深挖階段,移動端的電子證照辦理、公積金辦理、稅務辦理、不動產登記等難點服務進一步豐富,醫療、出入境等堵點、痛點服務流程的持續優化也得以深入推進。
數字政務服務的“下沉”帶動了云計算基礎設施的普及,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政府領域的用云量同比增長404.7%,是用云量平均增速的1.86倍,遠高于互聯網、金融等行業的增速,加速了政府部門系統間的互聯互通與數據流通。
數字政務的發展,不僅關系政府的施政效率和民眾的生活便利,更與營商環境、經濟增長緊密相關,是數字中國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對于落實數字政務建設,報告建議,省級政府要構建統一、標準的基礎平臺,打造省級綜合入口;市級政府間要進行協同聯動,要積極融入省級平臺;各級平臺應積極向高價值的深度服務邁進,不僅讓民眾能夠通過網絡實現快速查詢,更能便利辦理、甚至能溝通和投訴,形成服務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