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DC預計,到 2024 年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的全球占比將從2020年的6.5%提升為10.5%以上,預計2022年仍有望保持40%以上的增速。這樣的增長速度在全球各區域中增速最高。
我們觀察到的模式是 ,企業對 SaaS 平臺的需求正在迅速擴大,而 SaaS 將在 2022 年對云增長的貢獻最大。公有云有助于擁有強大 SaaS 產品的中小企業和初創公司迅速擴張。
鑒于獲得正確軟件開發技能的難度以及重新開發、維護和支持應用軟件的復雜性,我們將見證軟件淘汰、遷移到云端這一領域的巨大增長。
過時、昂貴的服務將被簡單易用的 SaaS 產品所取代,這為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提供重要的增長機會。
為了優化收入,SaaS 公司必須專注于構建高度可擴展、高可用、合規和自動化的部署。相對應的,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現代化、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服務的需求將在 2022 年變得更加旺盛。
我們匯總了 2022 年值得關注的五大云趨勢列表:
一、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的現代化
現代化通常與向基于云的 PaaS 產品的過渡相關聯。
然而,現代化的基本需求是增加規模、自動化和可用性。這包括將單體應用程序轉換為多租戶架構,使用 API 優先方法重新構想應用程序,以及將數據庫容器化以促進自動擴展。
重要的是要強調,組織在多年來創建的應用程序環境中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僅僅用當前的應用程序替換它們在商業上和技術上都是不可行的。
因此,現代化還需要開發一個集成層,以此達成對所有分散應用程序的訪問和服務互操作性。
二、安全
由于對大多數安全活動(如編排、自動化和響應)自動化的思維轉變,企業對云安全的投資將繼續增加。
云計算提供了安全工具和系統,使各種規模的企業都可以輕松而經濟地使用它。
到 2022 年,IDC 預測 50% 的基本企業安全操作將在主要的公共云平臺上完成。云提供商對安全性的投資和對規模經濟的依賴是這方面的主要驅動力。
三、混合云部署
大量只在內網部署軟件的企業具有阻止它們完全過渡到云的業務需求,因此混合云部署將繼續流行,這樣的方式允許企業擴展到云以獲取新的應用程序、處理和擴展。
我們接觸到的大多數物聯網企業都希望將核心的軟件設施架構在自身的私有云中,尤其是數據中心,只有少量的計算層和邊緣層部署在公有云中,相信這樣的需要將在2022年持續增長。
四、分析
數據的力量一直被低估。
但情況已不再如此,現在的公司能在幾秒鐘內提供報價,以實現其每日現金流目標,而這一切都是由分析推動的。
分析領域的幾個變化也將讓數據的魔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1. 對大規模交互式分析的需求正在興起
在各種企業需求中,我們越來越需要分析來了解情況或調查問題。而這就需要在任何規模的亞秒級查詢響應中自由地對數據進行切片和切塊,并與實時數據交互。這是一種動態的用戶體驗,沒有人愿意坐在那里等待查詢處理。
2. 高并發正在成為每個用例的必備條件
依靠少數商業智能 (BI) 分析師編寫 SQL 查詢的日子似乎已經過去了。今天的數據驅動型公司希望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探索,從產品經理到運營團隊再到數據科學家,而多租戶讓用戶數量進一步增加。但是,并發性不僅僅來自用戶數量。開發人員被要求構建具有數十種可視化效果的分析應用程序,每個可視化都會觸發多個并發 SQL 查詢。
3. 通過分析釋放流數據的價值
快速、實時性有時候往往是一個企業產品和業務的關鍵。
各類企業都在迅速采用 Apache Kafka 等事件流平臺。Kafka 的創建者 Confluent 構建了一個數據網格,可以讓數據“運動”起來。隨著數據不斷旋轉,還有什么比分析它以獲得持續、實時的見解更好的用途呢?
4. 越來越多的公司希望為他們的客戶提供分析
過去的分析是為企業做出更好的決策。雖然這仍然非常重要,并且是創造更多價值的巨大機會,但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公司構建分析應用程序來向他們的客戶提供洞察力和可見性,這也為企業自身創造了巨大的業務。
隨著云消除了對數據倉庫設備等大筆支出的依賴,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張開雙臂、心胸開闊地采用分析技術。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將分析與 AI/ML 相結合,以實現顛覆性的企業決策能力。
五、SaaS化
雖然大多數企業都在嘗試升級他們的遺留程序,但許多企業也在尋找最新的 SaaS 應用程序,可以取代一些舊的應用程序。
即使是現在的初創公司,為了跟上所需的增長速度,也正在用 SaaS 取代大多數服務,而 SaaS 化已成為許多獨角獸的口號,這些獨角獸希望提供完全托管的數據服務,以saas化他們的技術方案。
總體而言,云服務的機會將在 2022 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我們期待在此過程中與大家一起探索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