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胡群/文隨著冬奧會的臨近,數字人民幣離全面應用還有多遠?
在1月4日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上架各大應用商店僅一天后,1月5日,美團相關人士證實,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及冬奧會場景(北京、張家口)等“10+1”試點地區的居民,在美團App、美團外賣App訂外賣時可通過數字人民幣支付餐費。
與美團2021年9月9日開通用數字人民幣騎共享單車,以及2021年12月15日進一步擴大數字人民幣的碳中和試點相比,此次試點城市增加了青島、大連及張家口。目前,用戶可在美團外賣、美團買菜、美團單車三個場景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除上述已開通美團外賣及美團共享單車的試點省市外,已開通美團買菜場景的試點地區為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
美團2021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美團餐飲外賣日均交易筆數達3890萬筆。有業內人士認為,數字人民幣App的正式上線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數字人民幣探索已進入全量測試階段,隨著越來越多像美團外賣這樣的超高頻民生應用場景的接入,數字人民幣的應用生態、交易規模有望在這一階段得到極大提升。
數字人民幣沖刺進行時
數字人民幣試點在加快,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2021年12月27日,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要求,2022年人民銀行系統要穩妥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
在2021年12月,人民銀行多次強調“要穩妥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足可見人民銀行對數字人民幣的重視程度。
2021年12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消息稱,12月13日,人民銀行黨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強調,穩妥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是2022年人民銀行要著重抓好的工作任務之一。
2021年9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消息稱,9月15日至16日,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范一飛帶隊先后到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和北京賽區調研冬奧會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和數字人民幣試點情況,詳細了解賽區內銀行卡收單、ATM機具受理、移動支付服務和數字人民幣受理環境建設等工作進展,并在北京主持召開冬奧會支付服務環境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暨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會場景試點工作小組會議。范一飛強調,當前冬奧會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和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
在2021年9月2日至9月7日的服貿會期間,十幾家數字人民幣相關機構集中在“數字人民幣大道”展區展示數字人民幣的技術、產品及應用場景。
去年下半年以來,數字人民幣在多個試點城市已啟動了多輪推廣活動。除美團在9省市開展試點活動外,2021年12月3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啟動了北京啟動新一輪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多家銀行北京分行推出了公交、地鐵、超市、洗衣、郵寄、書店等日常生活中常見小額、高頻支付場景,通過紅包、優惠券、滿減等方式開展數字人民幣應用測試。
海南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全省范圍試點數字人民幣的地區,積極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場景,在2021年12月26日發放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用于“數字人民幣 椰城嗨購節”活動,推動數字人民幣全區域、多產業應用,在促進消費的同時創新豐富數字人民幣應用體系。
全國多地的試點活動,已促進數字人民幣在場景、交易額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2021年1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1上透露,截至2021年10月22日,已經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1.4億個,企業錢包1000萬個,累計交易筆數達到1.5億筆,交易額接近620億元。已有155萬商戶支持數字人民幣錢包,涵蓋公共事業、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和政務等各個方面。
另據202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132萬個,開立個人錢包2087萬余個、對公錢包351萬余個,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余筆、金額約345億元。
也就是說,在不到4個月時間,數字人民幣開立個人錢包增長近700%,企業錢包增長近300%,交易筆數增長超過100%,交易金額增長近80%。
2021年11月3日,美團副總裁包塔表示,9月份美團上線數字人民幣試點第一個月,已經吸引超過100萬美團用戶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12月15日,美團方面披露,首期數字人民幣低碳騎行活動上線三個月來,已吸引接近800萬用戶報名參加,其中有近200萬用戶在活動期間下載和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
探索場景拓展
自2020年4月,數字人民幣的首個應用場景在蘇州落地至今,民眾對數字人民幣了解多少?
2021年12月,微眾銀行·We研究發布的《2021銀行用戶行為大調研報告》顯示,從調研數據來看,目前試點城市的用戶對數字人民幣處于“高知曉、低了解”階段,近9成用戶知曉數字人民幣,但僅25.2%的用戶對數字人民幣“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而32.5%的用戶表示“聽說過但完全不了解”,31.1%的用戶表示了解度“一般”。在知曉數字人民幣的用戶中,73.8%的用戶對其有著正確認知,但仍有近三成的用戶對數字人民幣存在誤解。因此,對公眾進行數字人民幣知識的教育與宣導工作仍需繼續加強。
無論是多年前主要使用人民幣現金支付,還是近年來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主的第三方支付,消費場景是支付變遷的重心。
中國銀行海南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少輝認為,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必須與場景融合,將數字人民幣嵌入個人吃喝住用行場景和企業稅費繳納、支付結算等經營高頻使用場景當中。
穆長春在上述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坦誠,雖然數字人民幣目前的試點項目已經運行得相當順利,但受理環境的建設仍在進行中。一方面,需要尋求通過多樣化的智能和定制化的錢包選擇,以及廣泛的使用案例來改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需要為所有商戶改造和升級受理系統。
雖然數字人民幣的發展重點目前主要是推進在國內使用,但市場仍對其在跨境使用方面能有所突破。
“科技進步將成為快速掙脫慣性的力量,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和券款對付領域具有傳統法幣無法比擬的優勢,料將成為重要破局者。”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與工銀國際宏觀經濟分析師高欣弘曾指出,雖然中國央行推出的數字人民幣旨在建立境內的現代化支付標準,現階段不以改進跨境支付為主要目標,但是數字貨幣與生俱來具有跨越物理阻隔的特征,數字人民幣在未來的跨境支付新體系中能夠發揮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視。
2021年12月9日,穆長春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展望”聯合研討會上表示,在央行數字貨幣(CBDC)方面,央行數研所與香港金管局開展系列合作,共同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改善跨境支付方面的可行性。雙方已成功開展第一階段技術測試,實現在香港本地銀行和指定香港商戶范圍內,通過數字人民幣錢包進行充值、轉賬和消費的基本功能。雙方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研究工作,探索數字人民幣系統與“轉數快”快速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方式。
在王少輝看來,海南相對獨立的地理位置和自貿港在旅游、消費等方面具備的優勢,為探索數字人民幣消費場景提供了條件,是數字人民幣試驗創新的理想區域。
國際上也對數字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保持密切關注。對此,2021年11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芬蘭央行新興經濟體研究院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視頻演講中表示,數字人民幣設計和用途主要是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跨境及國際使用相對復雜,涉及反洗錢、客戶盡職調查等法律問題,國際上也正在深入探討。鑒于跨境使用的復雜性,數字人民幣當前以滿足國內零售需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