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分水嶺,一些新趨勢促使人們重新思考金融的可能性。元宇宙、NFT、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已經成為主流,帶來了更多對加密貨幣的采用。這些創新已經看到世界各地的企業采用區塊鏈解決方案,帶來了對該領域的大量投資。
金融支付公司TripleA估計,加密貨幣用戶的總數超過3億。Chainalysis提供的數據證實了這一說法,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采用率比2020年至少高出880%。
不斷增長的采用率帶來了擴展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和投資者進入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可擴展性問題帶來了挑戰。隨著采用率的增長,對快速交易和增加吞吐量的需求也在上升。然而,行業內的規模擴大帶來了區塊鏈三難的古老信念。
區塊鏈三難困境指的是廣泛持有的觀念,即去中心化的網絡一次只能提供三個好處中的兩個(去中心化、安全和可擴展性)。這個行業充滿了這種挑戰的例子。
比特幣憑借其去中心化的安全系統,每秒只能進行約7筆交易(TPS)。以太坊的吞吐量不超過三十個TPS。另一方面,像Hyperledger的Fabric這樣的企業區塊鏈是安全的,可以處理高交易吞吐量,但卻是中心化的。
FTX首席執行官Sam Bankman-Fried(SBF)贊揚了目前的擴展工作,但指出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他在Twitter上分享了他的想法,在那里他詳細介紹了2022年行業可能的路線圖。

2021年的擴展工作
正如SBF指出的那樣,2021年出現了幾個解決擴展問題的創新方案,交易吞吐量明顯上升。以太坊網絡的交易吞吐量有限,再加上其高昂的GAS費用,導致了創新的解決方案。這些可以歸為以下幾類:
1. 新的第1層區塊鏈(Layer 1);
2. 側鏈;
3. 第2層網絡(Layer 2);
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架構和方法,但目的是一樣的。它們都讓用戶以他們想要的方式進行互動(例如,DeFi、NFT等),而無需支付高額費用或有漫長的等待時間。
在這一年里,出現了幾個新的第1層,提供更快的交易速度,并大大降低成本。Solana、Avalanche、Terra和Fantom在2021年都有很大的增長。這些生態系統的總價值飆升至700多億美元,其中Solana、Terra和Avalanche各鎖定100多億美元。這些L1的增長是這樣的,它們的原生代幣現在在按市值計算的前十大加密貨幣中坐得很舒服。

像Axie Infinity的Ronin和Polygon的權益證明(POS)側鏈也有助于提高可擴展性。Ronin側鏈允許玩家將他們的NFT和代幣從以太坊轉移到一個低費用的環境。
自2月部署以來,Axie Infinity的用戶數出現了爆炸性增長。從不到10萬到2021年11月超過250萬,有超過75億美元被轉移到側鏈。更多區塊鏈消息,請關注下載區塊天眼APP,全球區塊鏈監管查詢APP。
雖然Ronin側鏈是專門針對Dapp的,但Polygon POS提供了一個更普遍的應用。它已經成為一個行業的領導者,在區塊鏈上的100多個游戲和應用程序中部署了超過50億美元。
與與以太坊競爭的L1不同,Polygon POS設想了一個以太坊繼續成為主導區塊鏈的未來。它將被用于高價值的交易和價值存儲,而日常交易轉移到Polygon的低成本區塊鏈上。目前,POS機上的交易費用不到1分錢,用戶不斷涌向側鏈。
最后,L2滾動也通過廉價的交易費用幫助擴大以太坊網絡的規模。正如他們的名字所暗示的,他們將交易捆綁在一起,并在將更新的交易數據送回以太坊之前執行它們。歸納起來,各種L2卷積的總TVL超過50億美元。
未來會發生什么?
2021年,擴展性的問題凸顯出來。然而,交易吞吐量需要大幅增加,區塊鏈才能成為主流。根據加密貨幣首富SBF的說法,區塊鏈網絡需要繼續擴展,直到一秒鐘內處理數百萬筆交易。

實現這種擴展速度將使加密貨幣部門能夠與萬事達卡、維薩和Paypal等金融支付網關進行有效競爭。這也將標志著全球對加密貨幣的采用。因此,應在2022年為擴大規模做出重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