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對2030名受訪者的一項調查顯示,86.8%的受訪者覺得自己可以在#雙11#期間理性消費。王女士是北京玉石直播間的超級粉絲,兩年內購買了30多件玉石產品,總共花費了7萬元。其中,5000元購買的翡翠手鐲讓王女士非常自豪,覺得自己撿到了大漏洞。經專家鑒定,這些翡翠都是酸洗注膠的,不是天然翡翠,總價不到一萬!王女士購買的商店已被取消,平臺表示將跟進。
網友評論:這種事還少嗎?推銷員說我是名人,我用自己保證這個東西好,消費這種東西的人太多了。但事實告訴我們,有些名人不是真的。現在直播的目的大多是為了帶貨。如果你看穿ta的目的,你會不為所動。當然,無良的帶貨人遲早會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玉石翡翠是手工藝品和萬文最不敢碰的東西。市場混亂,假貨猖獗,鑒定不分級,全靠眼科。很多商家一夜暴富,很多商家和消費者一塌糊涂。
相關報道:調查雙11直播帶貨亂象。
直播帶貨,商家容易進入哪些坑?
一是主播坑位費的坑,坑位費和攤位租金沒什么區別,這是主播的利潤點之一。坦白說,對于鐵粉眾多的主播來說,商家支付適當的坑位費是合理的。畢竟他們確實有賣貨的能力。但對于那些只有僵尸粉絲的主播來說,給他們坑的費用就是入坑。
二是返利。很多實力雄厚的主播銷售返利高,一般在30%以上,有的高達50%。這樣,商家給出的價格就不會占優勢,在與其他電商平臺競爭時就會處于弱勢地位。很多人買直播商品發現價格不低,因為主播返利高。
第三,銷量。很多商家在主播帶貨的時候發現銷量不錯,就偷偷喜出望外。眾所周知,過幾天就有大量的退貨,進入了主播假單的坑。很多主播背后的公會會給主播帶貨刷單,一是欺騙商家和平臺。
對于消費者來說,有兩個最容易進入的坑。一個是便宜。很多主播帶貨的產品看似便宜,其實都是套路。所謂的原價、吊牌價、掃碼價等價格其實都是虛標。當主播與電子商務討價還價時,電子商務大大提高了報價,然后通過主播討價還價,最終的上車價格會讓消費者感到非常便宜。事實上,這個價格可能高于商家正常銷售的價格。
二是假冒偽劣產品,精心布置的工作室,華麗的背景,耀眼的燈光,超強的節奏,加上錨的煽動,任何商品上架,都不會給消費者留下太多的思考空間,我們看到很多熟悉的產品,實際上只是模仿(但不能稱為假貨),我們認為我們買的是品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