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的領域有哪些?
我們可以把區塊鏈的發展類比互聯網本身的發展,未來會在internet上形成一個比如叫做finance-internet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基于區塊鏈,它的前驅就是bitcoin,即傳統金融從私有鏈、行業鏈出發(局域網),bitcoin系列從公有鏈(廣域網)出發,都表達了同一種概念——數字資產(DigitalAsset),最終向一個中間平衡點收斂。
區塊鏈的進化方式是:
區塊鏈1.0——數字貨幣
區塊鏈2.0——數字資產與智能合約
區塊鏈3.0——DAO、DAC(區塊鏈自洽組織、區塊鏈自洽公司)-->區塊鏈大社會(科學,醫療,教育etc,區塊鏈+人工智能)。
區塊鏈的應用也如火如荼的展開了,在金融、物流、公共服務等領域都有大量案例。
1、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在國際匯兌、信用證、股權登記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領域有著潛在的巨大應用價值。
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行業中,可省去第三方中介環節,實現點對點的對接,從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快速完成交易支付。
比如Visa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Visa B2B Connect,它能為機構提供一種費用更低、更快速和安全的跨境支付方式來處理全球范圍的企業對企業的交易。要知道傳統的跨境支付需要等3-5天,并為此支付1-3%的交易費用。
又比如納斯達克推出基于區塊鏈的交易平臺Linq,Linq 的具體應用場景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權管理和股權交易。
Visa 還聯合Coinbase 推出了首張比特幣借記卡,花旗銀行則在區塊鏈上測試運行加密貨幣“花旗幣”。
2、區塊鏈在物聯網和物流領域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在物聯網和物流領域也可以天然結合。通過區塊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產和運送過程,并且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該領域被認為是區塊鏈一個很有前景的應用方向。
德國一個初創公司Slock.it 做了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鎖,將鎖連接到互聯網,通過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對其進行控制。只需通過區塊鏈網絡向智能合約賬戶轉賬,即可打開智能鎖。用在酒店里,客人就能很方便地開門了,這是真正的共享經濟!
3、區塊鏈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在公共管理、能源、交通等領域都與民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目前這些領域的中心化特質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可以用區塊鏈來改造。
例如,烏克蘭敖德薩地區政府已經試驗建立了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在線拍賣網站,通過該平臺以更加透明的方式來銷售和出租國有資產,避免此前的腐敗和欺詐行為的發生。
西班牙Lugo 市政府則利用區塊鏈建立了一個公開公正的投票系統。
愛沙尼亞政府與Bitnation 合作,在區塊鏈上開展政務管轄,通過區塊鏈為居民提供結婚證明、出生證明、商務合同等公證服務。
4、區塊鏈在認證、公證領域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所以在認證和公證也有巨大的市場。
Bitproof 是一家專門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文件驗證的公司。區塊鏈初創公司 Bitproof 已經與霍伯頓學校(Holberton School)開展合作,該校宣布將利用比特幣區塊鏈技術向學生頒發學歷證書,解決學歷造假等問題。
5、區塊鏈在數字版權領域的應用前景
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對作品進行鑒權,證明文字、視頻、音頻等作品的存在,保證權屬的真實、唯一性。作品在區塊鏈上被確權后,后續交易都會進行實時記錄,實現數字版權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作為司法取證中的技術性保障。
例如,Ujo Music 平臺借助區塊鏈,建立了音樂版權管理平臺新模式,歌曲的創作者與消費者可以建立直接的聯系,省去了中間商的費用提成。
6、區塊鏈在預測市場和保險領域的應用
在保險理賠方面,保險機構負責資金歸集、投資、理賠,往往管理和運營成本較高。通過智能合約的應用,既無需投保人申請,也無需保險公司批準,只要觸發理賠條件,實現保單自動理賠。
典型的應用案例 是LenderBot,是 2016 年由區塊鏈企業Stratumn、德勤與支付服務商Lemonway 合作推出,它允許人們通過Facebook Messenger 的聊天功能,注冊定制化的微保險產品, 為個人之間交換的高價值物品進行投保,而區塊鏈在貸款合同中代替了第三方角色。
7、區塊鏈在公益慈善上的應用
區塊鏈上存儲的數據,高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
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以存放于區塊鏈上,并且有條件地進行透明公開公示,方便社會監督。
例如BitGive 平臺。BitGive 是一家非營利性慈善基金會,致力于將比特幣及相關技術應用于慈善和人道主義工作中。2015 年,BitGive 公布慈善 2.0 計劃,應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公開透明的捐贈平臺, 平臺上的捐款的使用和去向都會面向捐助方和社會公眾完全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