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作為以“數字化”為主的新時代開端,不僅央行數字貨幣(CBDC)正式進入國際金融市場,我國也在積極地推進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并且已在國內多個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試點。
1央行數字貨幣的優勢
一定程度上,央行借助數字貨幣可以更精確的把握M0的資金流通記錄,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發現貨幣規律和流通異常信號。這種記錄能夠更好地了解貨幣運營機制,對反洗錢起到控制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預知公眾的消費情緒,在這個意義層面上提高了貨幣政策的精準度和針對性。
其次,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也將對現行的交易環節產生變革,數字貨幣作為M0的替代,能夠將更多的現金交易轉為線上,交易量有望放大,支付交易環節廠商將會從中受益。另一方面,央行的數字貨幣作為一種便捷的支付工具,也將會對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行業帶來潛在壓力,可能會迫使其核心業務作出轉型。
如果說新冠疫情帶來的是“無接觸支付方式”的變革,那么DCEP的出現,也能夠提高大眾對于法定數字貨幣的認知與接受程度,接下來,法定數字貨幣也可以豐富貨幣政策手段,更好助力經濟復蘇。
2DCEP與比特幣的區別是什么?
數字人民幣(DCEP)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由國家背書的一種數字化的貨幣形態。它的可靠性、公信度比虛擬貨幣要高。然而比特幣被稱為虛擬貨幣,是公有區塊鏈社區里的一種價值標記、計價工具、激勵機制,它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資產做支撐,所以它的價值不那么可靠,投機性比較大。
在今年,由于疫情以及國際經濟環境動蕩,比特幣價格飆升,波動在2萬美元上下,但由于虛擬貨幣特性,投機性比較大,并且市場容易被少部分持有比特幣的機構操控。
同時,比特幣未來可能在一些小型的區塊鏈的社區里存在,但進入大眾生活的可能性不高,比特幣未來像DCEP一樣成為大眾化支付工具的可能性不大。此外,比特幣交易速度慢,無法滿足數字人民幣所需要的規模化、高頻次或者叫高并發交易的這種需求。
3DCEP是否會取代比特幣?
關于DCEP與比特幣的關系,DCEP作為法定貨幣,與比特幣屬于不同的層面,也不存在絕對的競爭關系。
其次DCEP 是人民幣的數字化形態,是一種法定貨幣,其價格和面值相等,且永遠不會波動,因此沒有任何炒幣價值,這一點不同使DCEP無法與被譽為“數字黃金”的比特幣做直接比較,也就沒有DCEP取代比特幣一說。
雖然DCEP在價值層面無法取代比特幣,但并不表明DCEP對比特幣毫無影響,它甚至會對比特幣帶來重大挑戰。
DCEP的最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其中心化管理,這與去中心化的比特幣背道而馳。雖然DCEP也會像私人數字貨幣那樣采用區塊鏈去中心化機制,但出于對貨幣政策服務于實體經濟方向的掌控以及防止金融市場的波動風險,DCEP的發行依然會采取“中心化”的方式,即由央行統一發行與控制。
現有紙鈔和硬幣的發行、印制、回籠和貯藏等環節成本較高,流通體系層級多,攜帶不便、易被偽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風險,有必要實現數字化。這是央行數字貨幣誕生的核心原因之一。
因此,通過監控數據與流向,更有助于央行進行精準監管與調控,打擊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90452542950429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