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面臨著海量數據。雖然企業都希望用大數據掘金,然而數字化能力的缺失也使企業極易淹沒在這片無邊無際的數據海洋里?;ヂ摼W使得數據的流動和共享成為了可能,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使數據分析向更加全面的方向邁進。
作為云計算的三種服務形式之一,PaaS似乎一直不溫不火,裹足不前。Docker的出現似乎又帶來了一種新的選擇,而且對于開發者來說更加靈活、便捷、易用。既然用戶可以直接在Docker上運行,PaaS是否還有應用場景?面對企業繁雜的應用環境,用Docker作為PaaS的替代方案是否完美無缺?
Pivotal大中華區總經理劉偉光先生在接受51CTO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Docker和PaaS間的關系應該是融合,而不是競爭。”
Pivotal公司由EMC和VMware聯合成立,自2013年4月開始獨立運營。2015年對于Pivotal全球和中國來講,是里程碑的一年,其基于開源PaaS平臺打造的PCF(Pivotal CloudFoundry)在中國市場增長率超過300%。2016年Pivotal繼續在中國本土發力,將“植根于中國市場,發力于高端企業”作為發展的戰略主題。
對劉偉光的采訪讓記者了解到全球爭相進行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Pivotal本地化戰略背后的意義;以及中國本土企業上云的過程中,該以怎樣的視角看待Docker和PaaS。
全球范圍的數字化轉型變革
從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到“中國制造2025”,數字化轉型引領的企業IT革命正在全球各地拉開序幕。數據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中國大數據概念雖然已被熱炒多年,但在傳統行業中的實際應用結合上仍與歐美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如農業、制造業等許多傳統行業的大數據項目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即使是在我們IT水平強大的金融和電信行業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大數據平臺的項目仍然難以擺脫原有的數據倉庫、數據集市的影子。
歸根結底,這還是國家生產力的區別。美國的、醫療、衛生、制造業、農業,零售業,海洋探測等許多行業已經將大數據跟生產力相結合。通過利用傳感器技術和機器學習的技術實現多種數據源的采集、管理,分析以及決策支持,產生新的商業價值,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我國的大數據項目不比那些歐美國家少,但是我們大部分還是圍繞在傳統項目的更新、升級。雖然中國也是制造業大國,但在這些行業當中,大數據和云計算項目的啟動度、實施周期,相比我們的金融、電信、互聯網還是要慢一些的。但是假以時日,我相信中國在電信、金融、互聯網、電商、物流等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實踐一定會帶動整個產業鏈走向數字化轉型的潮流。
PaaS開始成為企業IT剛需
企業的云化之路往往經由兩種路徑之一——“平臺先行”或是“應用先行”。
當一個企業IT足夠強大,將IT視為其生命力時,IT部門往往會先于業務部門考慮業務創新,對企業發展起主導作用。通過吸收更多來自新興技術的想法,擁抱優秀的開源技術,計劃如何構建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等技術手段,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爆發型增長需求。這也就是“平臺先行”的路徑。
平臺先行帶來的好處在于構建統一的IaaS和PaaS平臺后,企業所有的硬件資源和工具軟件資源被整合到一起,底層數據實現統一融合。這樣不僅簡化了維護的復雜度,縮短程序的開發成本周期,實現了多種應用開發部署平臺的統一,也提高了企業內部人員的響應速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了維護成本云經濟效應逐漸凸顯。
但我們所看到的中國絕大部分企業還是走了應用先行的路線。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使企業應用開發不得不忙于追趕市場趨勢的腳步,這在造成軟件開發成本和硬件資源消耗急劇上升的同時,今天幾乎所有的企業的應用系統建設的腳步都在加快,傳統應用的升級換代仍在進行,新的移動應用層出不窮,開發模式不同帶來的挑戰,應用的管理和維護的復雜度提高趨勢越來越明顯。這時候云計算到了必須推動其變革的階段。在PaaS的層面帶來的益處恰好就是實現DevOps是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它能讓整個開發設計測試部署的周期變得縮短,有效降低了管理維護難度,提高了系統面向市場壓力的產品更新速度。
在劉偉光看來,真正有PaaS需求的企業往往具有幾個特點
應用足夠復雜。包括歷史遺留的應用,還有新型待開發的應用
由于多種應用產生的多種數據源
即將部署的各種開源的大數據技術體系
在企業的傳統系統建設情況分析,從應用到WebServer,運行時到數據庫最后到主機網絡和存儲,通常呈現“煙囪式”的形態,多種煙囪并存幾乎是所以企業今天面臨的共同難題,而且它也絕不是單單通過虛擬化能解決的。IaaS的工作就是把在開發時企業所關注的一系列底層的資源隔離出來,進行抽象管理,實現硬件資源的橫向打通和統一調度,而不再需要某一個特定的環境。PaaS區別于虛擬化技術對硬件資源的管理和整合,它實現對軟件資源的調度、伸縮和管理,會涉及到很多的中間件、容器、數據庫、監控管理,任務調度等等。PaaS通過提供統一管理Dashboard,可以讓用戶直觀地看到上面成百上千應用的運行狀態、資源使用情況、靈活調配資源,系統自動實現調度資源、管理資源、發布應用,而且新應用很容易在上面進行發布、管理,降低整個使用周期。這對過去IT系統開發運維是一個根本性變革。“PaaS更像IT運行環境中的雷鋒,呈上啟下,麻煩了自己,方便了別人。”劉偉光這樣形容。
Docker和PaaS間的抉擇
Docker通過將應用程序打包成Docker文件或者鏡象,發布在整個容器當中,能夠實現應用環境的快速遷移,屏蔽了很多開發者在管理上的復雜度。但劉偉光同時說道,Docker只是容器。一旦企業需要PaaS,目標一定是解決大規模復雜應用的需求。目前來看,Docker容器雖然開發者眾多,但在企業應用所最看重的穩定性上仍然不能讓人放心。就需要管理構建成百上千個Docker,這是非常復雜的。Docker的編排與管理一直有所缺失,所以在其之上已經發展出眾多容器生態參與者,如 Mesos、Kubernetes、Marathon、Swarm等,都在幫助Docker成長。但是這個生態圈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不能避免相互之間的競爭。企業追求的是時間和效力,對于如何選擇、組合使用這些Docker編排和調度工具,對企業來說不僅非常困難,也大大增加管理和維護成本。
PaaS 平臺的原則是“app-centric”,以應用為中心,而不是容器為中心。企業PaaS平臺容器服務如果管理成百上千個應用,就需要再支持應用層面的持續發布、持續集成、安全服務、路由管理、灰度管理、配置管理等等功能,目前這個Docker生態體系仍然沒有任何一家的功能可以滿足這些需求,要選擇五到八種工具去手工打造組合成這樣的功能。同時支持這些功能的平臺,自身的升級、擴容、容災備份機制又會變成企業的又一道難題。當然,Docker的進步非常快,在不斷解決各種問題。Docker和Pivotal同是OCI容器標準的成員,未來的容器技術一定會走向統一的標準runC,就如同當年J2EE的標準一樣。Cloud Foundry就已經支持使用Docker鏡像。而Cloud Foundry作為主流的開源PaaS,已經在多個大型企業的關鍵生產應用中經過驗證。
PCF是Pivotal基于開源PaaS平臺Cloud Foundry打造的商業版軟件,致力于通過定義PaaS功能規范,為企業帶來開箱即用的企業級PaaS服務。談及如何看待Docker與Cloud Foundry之間的關系,劉偉光這樣認為:“Docker和Cloud Foundry的關系應該是包容,而不是競爭。Cloud Foundry基金會有幾十個成員,Docker公司也是成員之一,也在不斷關注Cloud Foundry的生態圈的發展。Pivotal也在和IBM、Google、Amazon等公司一起建立OCI(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制定整個Docker容器未來的標準。
PCF通過構建以容器為核心,面向數據的企業級的PaaS平臺,使企業既滿足使用Docker的需求,又能實現Pivotal CloudFoundry提供的易用的企業級安全管理、應用管理、數據服務的特點。PCF只將容器作為平臺當中的一層服務,在這個容器層當中有一條線,叫作“價值鏈”,在它下面是容器的管理、編排、鏡像、文件、容器倉庫等;上面是面向企業級的應用,如Jenkins等持續集成、持續發布等服務,對 DevOps提供直接的支持。
另據劉偉光透露,整個Pivotal Cloud Foundry未來研發的方向會向Docker生態圈工具有所傾斜。在PCF1.7Beta版本已經開始對Kubernetes的集成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PCF還具備Spring框架的天然優勢,程序員可以利用Spring Cloud開發云原生程序,直接發布到平臺上;除了支持應用運行,PCF內置MySQL、RabbitMQ、Redis、GemFire、Cassandra、MongoDB等大量Data Services,為產品級應用提供數據庫服務支撐;同時還支持一鍵發布、持續集成和持續交付,以及APM、ELK引擎等,真正聚焦于企業應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正如新的Pivotal Cloud Foundry領軍人物Onsi講的一句話‘太平洋很大,這個市場能夠足夠容多個Winners,而不是大家在這個市場一開始就把桌子掀翻',如果將Docker與CloudFoudnry實現完美的融合,將產生一個強大無比的兼容性技術平臺,讓用戶別無他選,從而一統天下”,劉偉光表示。
Pivotal的本地化戰略
2016年Pivotal將戰略主題定位于“植根于中國市場,發力于高端企業”。劉偉光向記者解讀了這一主題的戰略意義:“Pivotal希望做一顆深埋在中國市場的種子,通過與本土實力強勁的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根據中國市場的國情和目前的發展形式,將Pivotal的云計算和大數據產品與企業自身的應用解決方案相結合,為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企業提供更供完加完備的服務。”
經過對中國市場長時間的摸索與調研,Pivotal仍然重點發力于大型國有企業、金融、電信等云計算、大數據發展相對成熟的高端企業市場,并已經開始為平安科技、招商銀行、TSMC、中信證券,首都在線,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北京電視臺多幾十家大型企業客戶提供PaaS解決方案,目前我們正在和幾家更大的企業進行在這個領域進行合作和探索,到了2016下半年相信會有更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
劉偉光對中國本土市場云計算、大數據的發展前景大為看好,并對Pivotal未來的市場份額信心滿滿:
“許多中國高端企業在受到互聯網公司的沖擊后,都已經開始把PaaS作為云計算的核心。云計算和大數據是一對天生的兄弟,在大型企業當中,云計算的項目往往需要和大數據結合在一起。Pivotal正是一家獨一無二的提供PaaS和全面大數據解決方案的公司,背后又有兄弟公司Vmware和EMC在技術體系上的大力支持,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讓我們可以幫助客戶在云端走向大數據之旅。未來我們會幫助更多的高端企業客戶逐漸實現數字化轉型。”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用Docker作為PaaS的替代方案是否完美無缺的全部敘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服務器之家網站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