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消息,據外媒報道,流行短視頻應用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已秘密構建了一款應用,可以讓人把自己的臉換入其他視頻中的人身上。這款應用代碼為“換臉”(Face Swap),采用類似Deepfake技術。
要想使用新的換臉功能,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都要求用戶對自己的臉進行多角度生物掃描,然后將其添加到想要的視頻中,并將自己的臉覆蓋在視頻中某人的身上,最后進行分享。
如果只在抖音和TikTok上推出換臉功能,可能會創造出一種更可控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換臉技術加上有限選擇的源視頻只會被用來取樂,而不是傳播錯誤信息。此外,換臉視頻上有水印標志,字節跳動稱這將有助于區分內容是否真實。
此外,這項新功能還可能提高人們對換臉技術的認識,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他們不應該相信自己在網上看到的一切。不過,這也可能加劇人們的擔憂,即字節跳動將如何處理如此敏感的生物統計數據,它們類似于iPhone上用來設置面部識別功能的數據。
其他幾家科技公司最近也嘗試將簡化版的Deepfake技術推向市場。應用軟件Morphin可以讓用戶在GIF動圖中把自己的臉部電腦合成圖像覆蓋在演員身上。Snapchat多年來提供的FaceSwap選項,可以改變相框里兩個人的面孔。也有些獨立的應用程序可以做到這一點,比如FaceSwap Live。
Snapchat不久前還推出了新功能Cameos,可以在它提供的視頻片段中插入真人的自拍照,盡管這樣做的結果看起來并不顯得十分真實。引發最多喧囂的是Zao,它使用人工智能將一個人的臉和另一個人的臉融合在一起,同時移動和同步他們的表情。
但字節跳動可能會給抖音和TikTok帶來逼真的深度模仿,這兩款應用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段視頻應用,下載量超過15億次。
以色列應用內市場研究初創公司Watchful.ai在最新版本的抖音和TikTok安卓應用程序中發現了換臉功能的代碼,盡管目前公眾還無法使用這個新功能。
字節跳動和抖音都拒絕對換臉功能、推出時間、如何保護生物識別掃描隱私以及年齡限制等問題置評。但TikTok發言人堅稱:“在與各團隊核實后,我可以確定這絕對不是TikTok的新功能,我們也沒有任何引入它的意圖。”
不過,通過適當的保護措施,換臉技術可能會開創一個用戶生成內容的新時代,創作者永遠是行動的中心。這些都是個性化媒體新趨勢的一部分,而這一趨勢在2020年可能會更加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