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文身不是私事和家事# 孩子們心智尚不成熟,文身后容易被標簽化,甚至走入歧途。而且,孩子們正在長身體,文身易感染、難復原,長大后就業受限。有人總結:未成年人文身酷一時、痛一生。
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文身進行監管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早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除此之外,網吧禁止未成年人入內、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彩票也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明確。那么近期,全國多地陸續出臺規定,禁止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軍:檢察綜合保護讓孩子們更好成長。持續落實“一號檢察建議”。強制報告、入職查詢制度上升為法律規定。從嚴追訴性侵、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1萬人,同比上升5.7%。未成年人文身易感染、難復原,就業受限、家長無奈,江蘇、浙江等地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推動禁止未成年人文身。
全國首例為未成年人文身民事公益訴訟案是由江蘇省宿遷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檢察機關在辦理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發現多名涉案的未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文身現象。很多人文身的地點就是在當地一家文身店。2021年6月1日,法院判決文身館經營者章某立即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的行為。
網友評論:
我不紋身,但我覺得“紋身不好”本質上是一種歧視。現在短視頻不讓裸露紋身,電視節目不讓有紋身,現在又整個“酷一時,痛一生”。說白了就是“我是為了你好”
#未成年人文身不是私事和家事#
第一,未成年人的審美是不健全的。未成年人那里審美觀還是不穩定的,或許明天自己的看法就又變了,這樣的話,一旦自己后悔,是沒有辦法更改的。永久的紋身是很難被洗的掉。
第二,未成年人的意義具有不穩定性。出于不同的意義和目的去紋身,有的是想勵志,提醒激勵自己;有的是壓力大,想泄壓,緩和自己;有的是出于某種原因加入某個組織或者找存在感;更有人認為,紋身可以提高成績。說真的,成績還真不是紋上去的。
第三,未成年人預算不到位。對于職業紋身來說,這是一筆不算很小的開銷。未成年人如果不能實現經濟獨立,或者爭取家長的支持,很難有足夠的資金去做個高水準的紋身。這樣的話,就回去選擇廉價,低質的紋身,這樣你不僅會對身體有害,還有紋身走樣,變形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