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庹慶明建議:將春節法定假期從3天調整為5天,加上“一頭一尾”兩個雙休日,春節黃金周實際擴容至了9天,而且不涉及調休、補班等問題,“避免了調休造成工作疲倦,而且會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旅游文化效益,好處多多。”目前,我國現行春節法定假期只有三天,需要用雙休日來“充數”湊成7天長假,在“挪”和“湊”的調休中,影響了正常的周末休息,春節前后有時候會連續上班六天甚至更多,使有些部門的工作難度加大加重。
五一假期,一年中僅次于春節,十一假期因借用前后兩周的休息日而被吐槽。長假是一個持續了20多年的傳統。雖然有很多詞,但從來沒有如此強烈的阻力。有什么問題嗎?
經濟學中有一個術語叫厭惡損失,那就是當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入和損失時,損失會觸動人們的內心感受,同樣損失的負面影響甚至是同樣收入的兩倍。賺一美元就是錢,賠一美元就是肉。
從表面上看,早期休息也是休息,晚期休息也是休息,你可以利用經濟損失厭惡分析,兩個正常休息實現小長假,公眾心理損失必須大于收入,而不是經濟。
我只希望這些休息后的輿論反彈信號能被假期消化,未來的假期少休息,早期建立和實施企事業單位帶薪年假制度,給你個性化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