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宣布,經過認真研究,公司將從現在開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并開始準備在香港上市。今年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DIDI”。市值近800億美元,發行價14美元,高開16.65美元。根據公開信息,滴滴股價的下跌也與其審查和全網下架有關。
滴滴在美渡劫156天
去美國,失敗156天。
從結果來看,滴滴在美國上市并在美國股市上市156天非常失敗。
在公司層面,滴滴上市后第二天,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宣布,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決定啟動滴滴出行網絡安全審查,暫停新用戶注冊。
隨后滴滴APP下架,拉新獲客渠道被切斷。
滴滴自身的品牌形象也卷入了巨大的爭議。盡管許多外部謠言都是捕風捉影,但滴滴在監管干預和輿論情緒傾向下再次遭遇嚴重的品牌危機。
在投資者層面,目標無法實現。
在業內看來,滴滴之所以在壓力下在美國上市,更多的是因為投資者的意志。但在美國上市后,無論是早期投資者,還是募集發行時認購的投資者,要么沒有等到合適的時間套現,要么直接被深度鎖定。
而滴滴本身也增加了巨額上市成本。
在滴滴上市的第四個交易日,股價回落至14美元/股發行價以下。此后,股價長期徘徊在8美元/股左右,相當于滴滴2016-2017年的估值。
根據公開信息,滴滴2017年獲得軟銀融資80億美元,第一次投資后估值510億美元,第二次投資后估值550億美元。
回港不算太壞。
156天后,滴滴開始退市,準備回港上市。事實上,這個最終決定對滴滴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首先,這意味著監管機構與滴滴就上市達成協議,滴滴被允許轉向香港股市。
此外,滴滴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也向外界傳達了滴滴在合規、數據、安全等方面的整改工作已經完成或接近。
更重要的是,滴滴之前被輿論質疑的一些所謂謠言也可能在監管層面得出確定性的結論。
也就是說,滴滴面臨的政策風險實際上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包括程度。對滴滴來說,尤其是關注滴滴的資本市場,相當于靴子落地,壞消息耗盡。
可以預見,滴滴啟動美股退市后,相關監管結論也將公布。隨著滴滴自身整頓的完成,滴滴將回歸正軌。
自然,相應的產品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上架。
失去的,還能拿回來嗎?
根據招股說明書,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滴滴在中國的年活躍用戶達到3.77億,年活躍司機1300萬。
在收入方面,2020年,滴滴三大業務——中國旅游業務,國際業務等業務收入分別為1336億元、23億元和58億元,中國旅游業務占總收入的94%。
但在滴滴赴美上市156天后,滴滴的用戶規模和收入規模可能會大幅下降。
一方面是基于滴滴自身面臨的監管危機、輿論糾紛、產品下架,被暫停新用戶注冊。另一方面,是其他早就覬覦網約車市場蛋糕的玩家的強勢沖鋒。包括美團、首汽、T3等眾多旅游平臺,都在這個窗口期對滴滴的市場份額發起了攻擊。
根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發布的數據,滴滴8-9月訂單量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8月份訂單量環比下降21.1%。
對滴滴來說,這些失去的市場份額在恢復正常運營后能否恢復也是一個挑戰。
滴滴出行旗下部分App恢復上架
部分滴滴出行app在蘋果中國應用商店恢復上架,包括滴滴加油、DiDi-Rider。滴滴出行尚未重新上架。
今年7月,網信辦啟動滴滴出行網絡安全審查。網信辦表示,經檢測核實,滴滴企業版等25款應用存在嚴重非法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的問題。隨后,滴滴出行及相關25款App被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