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女子蹦床冠軍朱雪瑩23日晚在個人微博(@白桃烏龍小圓子)上發問稱,你們的獎牌…也能摳掉一層皮嗎?她說,自己沒有故意摳金牌,因為發現獎牌上缺了一小塊,以為臟了,用手蹭了蹭沒有變化,于是摳了一下,沒想到掉皮了。
中國網民的評論令人忍俊不禁。有人稱“再摳摳興許摳出巧克力”“質量還不如義烏小商品批發”,也有人質疑“這就是日本的匠心精神嗎”?
公開資料顯示,東京奧組委委托日本造幣局生產包括殘奧會在內的約5000枚獎牌。1964年東京奧運會、1972年札幌冬奧會以及1998年長野冬奧會的獎牌均由日本造幣局生產制造。
24日,日本造幣局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相關問詢時表示,尚未關注到“金牌掉皮”一事。至于“金牌掉皮”是否由于技術制造原因引起?能否予以更換等問題,日本造幣局表示,東京奧組委可能對此進行調查,具體問題請咨詢東京奧組委。《環球時報》記者隨后聯系東京奧組委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回復。
日本媒體和網民格外關注金牌掉皮事件。有日本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稱,“運動員好不容易獲得的獎牌,奧組委應該積極予以更換”,還有人建議“在頒獎之前,就應確認好獎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