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有些行業人士和非本行業人士提倡中文編程,有想要實現計算機行業的全面國產化,尤其在編程領域,幾乎沒有一種高級語言是基于中文實現,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們國家的軟件行業受制了他國。不過,我們可以嘗試一下使用中文編程,看看會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和挑戰。
首先,我們使用JAVA語言嘗試寫冒泡排序算法:
我們再嘗試直接進行關鍵字和變量名的中文替換,看一下中文版的冒泡排序算法:
讓我們看一個文言文言文版本數字開平方的算法:
讓我們看一看木蘭編程語言的代碼風格:
相比較之下木蘭編程并非全中文,所以感官上比純中文結構上要清晰一些。
再來一個東北話版的快速排序的程序:
為什么中文編程,會使人感覺格格不入?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看慣了英文版的代碼,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計算機技術發源于國外,現代編程技術就是以英文為模板設計的編程語言。但是,中文真的不適合編程嗎?我想結果肯定不會那么絕對。
現代編程基于解釋器將我們寫的代碼翻譯成機器可以執行的機器碼,但是,一個算法程序中,真正有用的邏輯往往并不會像你看到的代碼那么多。比如在JAVA版的冒泡排序算法中,真正的邏輯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多次從前向后兩兩比較,將大數變換到靠后的位置。
邏輯上來講,編程是為了告訴計算機該怎么去進行計算,計算機只能執行既定的指令,所以編程的很多設計都是冗余的告訴計算機執行任務時所要注意的問題和事項。我們不如腦洞大開幻想一下,以后出現一種更高級的編程語言,暫定為基于思維邏輯的某種語言,該語言基于人類交流的方式實現,只需要組織出最通俗的語言描述運行邏輯,某種解釋器即可將該高級語言描述的邏輯轉換為計算機可執行的代碼。使用這種高級語言編程,不需要任何的學習成本,只需要有完備的邏輯表達能力即可。這時候,才是中文編程大放異彩的時候。
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了如此之久,基本模式已基本確定,是否有一天,我們可以自我突破,完全打破現如今的電子信息格局,以實現更加高效的電子信息技術網絡,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原文鏈接:https://www.toutiao.com/a699129321751371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