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面的篇幅里有提到通過initializingbean和disposable等接口可以對bean的初始化和銷毀做一些自定義操作,那么有一點要注意,那僅僅是在bean被容器實例化之后的操作,在spring的世界里,要想對實例化這個過程做點什么,作為一個普通業務的開發人員,顯然不需要去繼承applicationcontext或者beanfactory,因為spring container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接口,讓我們以插件的形式去擴展beanfactory對bean的初始化操作,其中就有我們今天的主角——beanpostprocessor(以下簡稱bpp)接口。
源碼,先睹為快
這個用法很簡單,它只有兩個方法,我們實現自己的beanpostprocessor,spring能自動注冊到容器中。
其中before方法是在bean實例化之后,屬性設置之后但在初始化方法之前執行;after方法是在各種初始化方法之后執行。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想,這跟生命周期中的其它初始化接口有啥區別?其它的初始化方法也可以修改bean啊,這個問題問得好,那么我們來說下這個接口與initializingbean disposable接口以及自定義的init destroy方法的本質區別
- bpp的兩個方法是有返回值object的,這恰恰是問題的關鍵,這個bean就是我們要修改的bean,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修改bean實例本身,或替換,或wrap成一個proxy bean(spring中的aop機制多是這么干),而其它的初始化接口的返回為void,因此它們理論上只能修改bean的狀態,能做的東西相當受限制。
- bpp是以擴展插件的形式被container執行,不需要bean本身去做什么(bean本身不用實現這個接口),所以這個插件跟bean在代碼上不耦合
- 在執行方式上也完全不同,bpp是作為spring container的一個擴展,在容器初始化bean的過程過,對每個bean都會執行一次,而初始化接口,由于是特定的bean實現的,所以與其它的bean無關,只對初始該類型的bean執行。簡而言之就是,雖然都是由容器執行對bean的操作,bpp是擴展的容器本身行為,而初始化接口是擴展bean的行為后被容器執行的。
在這里有兩種特殊的bpp不得不說,假設你需要自定義一個類似于@autowire或者@inject的注入功能的注解的時候(你可能會用到injectionmetadata),普通的bpp可能就滿足不了你的需要了,你可能用到兩個特殊的bpp。
mergedbeandefinitionpostprocessor(以下簡稱mbdpp)
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以下簡稱iabpp)
他們都是繼承自bpp,但在spring bean 創建的過程中切入點不同于普通的bpp。
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接口
看注釋
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方法
查閱abstrac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的createbean方法(這個方法是spring容器創建bean的核心方法),可以看到,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是在bean實例化之前,postprocessafterinstantiation是在實例化之后屬性設置以及autowire注入之前,它一般是spring框架內部使用,但在這里大有可為,用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可以生成代理對象( 一般作法是讓postprocessorbeforeinstantiation方法返回不為null,這樣就會中斷后續創建bean實例的過程,會以這個方法返回的對象作為bean實例),看源碼:
postprocesspropertyvalues方法
用postprocesspropertyvalues 可以完成對屬性的各種操作,注解中元數據的解析等,spring的@autowire注入,jsr330的@inject以及jsr250的@resource等注入操作都是通過這個方法完成。
這接口的用處在spring底層較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翻閱源碼,以下是兩個比較典型的實現。
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abstractautoproxycreator
mergedbeandefinitionpostprocessor接口
這個接口傳入了一個rootbeandefinition,這里允許我們修改bean的定義,@autu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通過實現這個方法檢查并注冊需要注入的成員。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bfpp)
除了beanpostprocessor還有一種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bfpp是作為beanfactory的一個很重要擴展插件,可以用來自定義beandefination的。它與bpp主要區別在于:
- bpp是處理的bean實例,bfpp是處理bean的定義
- bfpp能讀取和修改bean的定義(beandefination),比如說在配置中屬性值用到的占位符${}就是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通過實現bfpp來實現的
- bpp處理的則是新鮮出爐并且設置好屬性的bean的實例(上邊提到iabpp和mdbpp的兩種特殊的bpp除外)
好了,說了這么多,來看下spring創建bean的大致流程圖,這里只標出了比較關鍵的節點
總結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如果有疑問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謝謝大家對服務器之家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29EaSBRGeCofO94tQOn_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