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的主要是Java中類的主動引用和被動引用,具體介紹如下。
主動引用,這里介紹的是主動引用的五種場景
1、遇到new,getstatic,putstatic,invokestatic這4條字節碼指令時,類如果沒初始化就會被初始化,創建對象,讀取或設置靜態字段,調用靜態方法。
2、反射
3、子類初始化前會先初始化父類
4、包含main方法的類,虛擬機啟動時會先初始化該類
5、使用jdk的動態語言支持時(不明)
被動引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class SuperClass{ static { syso( "super init" ); } public static int value= 123 ; } class SubClass extends SuperClass{ static { syso( "sub init" )} } public class ConstantClass{ public static final HW= "helloworld" ; } public class NotInitialization{ main(){ syso( SubClass.value) //SuperClass sc[] =new SuperClass[10] //syso(ConstantClass.HW); }} |
輸出:super init 123
,對于靜態字段的訪問只有直接定義這個字段的類才會被初始化,子類不會初始化,把第一個注釋取消后運行 ,并沒有任何輸出,通過數組定義引用類也不會觸發類的初始化,但是會初始化一個由虛擬機自動生成繼承自object類的子類的初始化,這個類代表了數組,數組的屬性和方法都實現在這個類里(length屬性和clone()),第二個注釋取消后也不會有輸出,常量在編譯期間就會被放入常量池,ConstantClass.HW在編譯期間就被放入NotInitialization類的常量池,NotInitialization并不會有NotInitialization的符號引用。
總結
以上就是本文關于淺談Java中對類的主動引用和被動引用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參閱本站其他相關專題,如有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出。感謝朋友們對本站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www.cnblogs.com/akaneblog/p/6765658.html